在线赌博平台 > 解读回应
靠谱的赌博平台
猴年新春,《2015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(以下简称《统计公报》)如期发布了。《统计公报》包括十五个部分,内容涵盖全市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状况和主要靠谱的赌博平台,全面反映了2015年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,天津抢抓五大战略机遇,积极应对各种挑战,在经济发展、改革创新、民生改善、社会事业、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不俗成绩。
一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
经济保持平稳增长。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,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,取得预期效果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(GDP)16538.19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9.3%,超过9%的年初预期目标,高于全国2.4个百分点,继续保持全国前列。
财政税收增势平稳。落实“营改增”政策,在实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、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,财政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66.99亿元,增长11.6%,其中税收收入占59.2%。尤其是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,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到65.9%,成为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。
金融运行稳中加快。深入开展“一助两促”,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,给予实体经济更多支持,存贷款保持两位数增长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(含外资)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149.37亿元,增长11.9%;各项贷款余额25994.68亿元,增长11.8%。金融改革创新继续深化,融资租赁、商业保理等新型业态集聚发展,融资业务规模继续位居全国前列,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.6%,比上年提高0.6个百分点。
二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
服务经济占比过半。落实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9个重点产业三年行动计划,制定实施扶持生产性服务业、公共文化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,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8604.08亿元,增长9.6%,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%,达到52.0%,形成“三二一”产业格局,经济发展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。其中,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,信息服务、租赁和商务、科技服务、金融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.2%、13.7%、13.1%和11.7%,均高于服务业平均增幅。
工业升级趋势明显。主动对接“中国制造2025”,出台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实施方案,实施12个重点产业三年行动计划,超大型航天器、力生制药、比亚迪新能源大客车等项目竣工投产,重型装备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条产业链更加完善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.3%,其中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,增加值比重达到36.2%,比上年提高3.2个百分点。转型升级产品增长较快,新能源汽车、平板显示器、光电子器件等产量分别增长5.8倍、27.6%和13.4%;产能过剩产品持续减产,平板玻璃、粗钢、生铁、水泥等产量分别下降4.4%、9.5%、10.5%和23.7%。
投资结构不断优化。注重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,制定实施促投资稳增长的33条措施,推动全市投资总量持续扩大,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65.86亿元,增长12.1%。服务业投资拉动有力,占城镇投资的58.0%,比上年提高2.8个百分点;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势强劲,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等投资分别增长25.5%、48.1%、1.1倍和1.6倍。
民营经济亮点突出。大力发展众创空间,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,激发大众创业热情,民营市场主体大量涌现,民营经济主要指标领跑全市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.32万户,其中民营市场主体14.02万户,占97.9%;民营经济增加值7781.42亿元,增长13.5%,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7.1%;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21.7%,民营商品销售额增长20.7%,民间投资增长12.5%,均高于全市平均增幅。
三、创新驱动激发活力
自主创新能力提升。出台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,加快推进“一区二十一园”建设,着力构建现代信息技术、智能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链,实施智能机器人、新药创制等重大科技专项,开发出一批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,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,进一步把握率先发展的主动权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%;年末有效专利10.38万件,其中发明专利1.85万件,分别增长24.1%和25.5%。
创新发展成效初显。出台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的政策措施,发布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,科技型企业加快成长,新产业、新业态加速集聚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.38万家,其中小巨人企业510家,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09家;高技术产业(制造业)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.8%,比上年提高1.5个百分点;批发和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增长95.2%,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8.9%,比上年提高3.9个百分点,快递业务量增长1.1倍。
创新平台建设加快。大力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建成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,引进聚集一批国家创新人才、创新团队和高成长性企业,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不断加快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末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,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49个,国家级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36个,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5个;引进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人才113人,国家优秀创新群体和团队达到42个。
四、抢抓重大战略机遇
自贸试验区政策效应初步释放。中国(天津)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运营,123项制度创新举措落地实施,9项成果向全国推广;保税展示交易、进口商品直营等业务顺利开展,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全面展开;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,天津成为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和综合试验区。随着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,企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,双向投资势头良好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1.41万户,其中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27家,实际直接利用外资47.20亿美元,占全市的22.3%;新设境外企业机构61家,中方投资额56.33亿美元,占全市的75.5%。
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速推进。深入落实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,围绕天津“一基地三区”的功能定位,逐项制定行动计划,加快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,积极开展产业对接协作,不断强化环境保护联防联治,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津保铁路投入运营,与京广、京沪、津秦和京津城际四条高铁无缝对接,天津成为全国高铁枢纽;在京冀地区设立的无水港达到10个,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中,京冀货物比重达到32.6%;引进京冀项目857个,到位资金1739.29亿元,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43.0%。
主动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。围绕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,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投资贸易合作,多式联运跨境交通走廊加快建设,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,在对美欧日韩等传统市场出口低迷的情况下,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全市对东盟出口101.32亿美元,增长28.0%。
五、加快建设美丽天津
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,加快推进“四清一绿”行动,修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,出台治霾“津八条”、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作12条措施,严格落实控煤、控尘、控车、控工业污染、控新建项目“五控”治理措施,推动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全市环境空气达标天数220天,比上年增加45天;PM2.5浓度均值70微克/立方米,下降15.7%。
大交通体系逐步完善。强化海空两港枢纽功能,加快建设“两港四路”,构建服务区域、紧密衔接、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,城市脉络更加畅通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.41亿吨,集装箱吞吐量1411.10万标准箱;机场旅客吞吐量1431.43万人次,增长18.6%;公路里程16549公里,比上年末增加439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1130公里;城市客运量(不包括出租)18.56亿人次,其中,公交客运量15.70亿人次,地铁客运量2.56亿人次。
六、发展成果惠及民生
就业、物价总体稳定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,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,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,推动就业规模稳步扩大,就业结构持续优化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末,全市就业人口总量896.80万人,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达到57.0%,比上年末提高3.6个百分点。消费价格涨势平稳,服务价格拉动作用明显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.7%,涨幅比上年回落0.2个百分点;其中,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.4%,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.1个百分点,贡献率达到67.3%。
居民收入稳步增长。全面落实20项增收措施,企业养老金实现十一连增,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提高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01元,增长8.2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82元,增长8.6%;全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上年的1680元调整至1850元。
民生保障力度加大。全面完成20项民心工程,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5%以上,提高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,实施养老服务促进条例,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,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686.28万人和1054.11万人,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9万人和30.49万人;建成保障性住房7.5万套,新增发放租房补贴1万户;新增养老床位8369张。
社会事业加快发展。继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,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调整优化卫生资源布局,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。《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5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5所,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8所,普通中学509所,小学849所;发行6万张“天津文化惠民卡”,更多市民走进剧场,享受高水平、低票价的惠民演出;各类卫生机构5222个,卫生机构床位6.37万张,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32个和0.27万张。
总的看,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,在转型调整中得到新的提升,实现“十二五”规划圆满收官。2016年是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,天津将牢牢把握五大战略机遇,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释放改革红利,厚植发展优势,为加快实现中央对天津定位、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。